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23°的三伏天,菌子疯长!云南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

发表于2021-07-13

23°的三伏天,菌子疯长!云南人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!

 

彩云之南·自然界的神奇礼遇

彩云之南,是四季如春的昆明,风花雪月的大理,神秘绚丽的香格里拉……是复杂的地貌,丰富的气候,多样的物种……是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干湿分明……规律的气温纬向分布,造就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分布,也形成了云南优越的生态环境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

 

时序进入盛夏,清凉一如既往,平均海拔1900米的高度上,光照充足,雨水充沛,没有炙热的焦虑,只有写意的风景,23°的温暖将自然晕染成清新的颜色,雨滴欢快地演绎着夏天的协奏曲。要说雨季对云南人来说意味着什么,那一定是:吃菌子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

 

雨季一来,云南就成了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省份,云南人也成了野生菌的“俘虏”。像“亚稀褶红菇不吃、不熟悉的野生菌不采不吃,出现症状及时就医”这样的官方提示短信,今年的你收到了吗?但这丝毫不影响云南人对菌子的热情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

 

山野精灵·野生菌的生长序幕

当夏雨如约而至,雷声为菌季拉开序幕,郁郁葱葱的莽莽山野间,一朵朵打着小伞的菌子开始破土而出,在丛林间悄然展露身形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

 

颜色青绿的青头菌,天生斑纹的虎掌菌,珍贵稀有的干巴菌,极富营养的牛肝菌,还有鸡枞、松茸、竹荪等等,无一不是被津津乐道的“山珍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世界上可供食用的菌有600多种,中国有360多种,而云南独占270种,几乎占据了世界的一半,居全国第一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/牛肝菌

 

种类繁多的野生菌,也成就了云南独特的美食文化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季中曾说:“人们采集、捡拾、挖掘,为的是得到自然的馈赠。”曾在西南联大学教书的学者冯至也描述过那个时代采菌子的情景:下了一夜的雨,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,草间的菌子,俯拾皆是,有的红如胭脂,青如青苔,有的褐如牛肝,白如蛋白。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,人人踏着潮湿,在草丛里,树根处,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/青头菌

 

云南人对菌子的痴迷似乎是与生俱来的,在他们眼里,菌比荤肉更香,比海味更鲜。而对于云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野生菌这个问题,他们的答案是:老天给的!

 

 

图源网络/干巴菌

 

没错,野生菌的确是造物主赐予的珍贵礼物。云南虽然地处边陲远海,但印度洋季风带来的夏季降水,使得云南的山林地形与植被环境非常适合野生菌的生长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,让云南最终收获了这份宝藏,成为独一无二的“真菌王国”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

 

不时不食,食在鲜时。盛夏初成,6-8月份是野生菌上市最好的季节,在保持防范意识的前提下,绝对值得来尝一尝,试一试。推荐菜品:野生菌火锅、油炸鸡枞、圆子烩鸡油菌、烩青头菌、辣炒牛肝菌、太极干巴菌、炖羊肚菌……相信你一定能从中获得全新的味蕾体验。

 

野生菌火锅

野生菌火锅吃法很讲究:一喝汤,二品菌,三尝荤,汤汁香浓,菌子爽滑,滋补养生。没有传统火锅的辛辣油腻,更多是源于自然的风蕴灵秀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/野生菌火锅

 

油炸鸡枞菌

人间有鸡枞,可以食无肉。质地细腻,兼具脆、香、鲜、甜等风味特色的鸡枞绝对是菌子中的主角,而留藏鸡枞菌美味的诀窍,是油炸。菌中还含有钙、铁、蛋白质等营养成份,好吃又健康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/油炸鸡枞菌

炖羊肚菌

羊肚菌柔韧有嚼头,口感与营养并存。和鸡肉一起炖煮,鲜香激荡,轻咬一口,菌子里饱满的汁水瞬间满溢唇齿,微厚的菌壁破开后,香味再度爆发,让人过舌不忘。

 

 

图源网络/炖羊肚菌

 

切身感受云南味,确觉滇中大不同,今年你吃菌了吗?

 

 

 

△中交·锦澜府丨样板间实拍图

 

 

 

 

△中交·锦澜府丨样板间实拍图

 

 

 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