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中秋过了也别忘了赚钱哟!

发表于2014-09-09

   童年的记忆、少年的记忆、中年的记忆,每个年代的中秋记忆都是不一样的,每个年代的茶也是不一样的。你可以经历很多年代,但充盈着你的理想和不可缺的记忆的年代可能只有一个。


50年代

那个年代的小伙伴,吃着奶奶自制的月饼,喝着爷爷亲手泡的茶,即便只能分到一小块、喝到一小口,那也是会甜到心里、香到心里去的。那个年代的中秋月是那么的清澈、透亮……


60年代

父亲说,小时候,他就斜挎着大大的与个头不相称的水壶,去寻找中秋仍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不知疲倦的,为自己热爱的家园奉献着自己的精力的爷爷。那个年代没有团圆,没有中秋,人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
70年代

70年代,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口号成为彼时的流行语,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大街小巷,标语、广播出处充斥着为人民服务的影子。中秋?那个时代和家人一起过中秋简直就是奢侈品——能吃一块现在不受各位待见的“五仁月饼”就是令所有人都羡慕的中秋了。


80年代

90年代,争先恐后的想成为“先富起来”的人们日益浮躁,在这个下岗、下海纷沓而至的年代,股市行情大屏幕上闪烁着的红和绿才是人们最关注的东西:失落和机会并存。


00年代,每到中秋,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月饼,小朋友们也从刚开始抢着吃,到后面的被强迫吃,那个年代礼多了,可是情却变得有价了。

这个年代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,甚至远隔重洋,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法和父母团聚的人越来越多。和父亲同席而坐,两盏清茶阔论天下的画面再难得见。时代越来越进步,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,而我们离父母,却越来越远…


从吃不上月饼,到有月饼不想吃,改变的不仅仅是年代,更是人们的生活水平。从不重视的中秋节,到不一定全家团圆的中秋节,中间又包含了多少质的变化。

愿心中的那一份思念能不受外物捆绑,愿暂时放下手机、微信,重拾面对面的欢声笑语!为爱筑家啊哈哈,中秋过了,但是该赚钱的依旧不要忘哦,比如说投资润城的商铺,参加梦想季什么的,啊哈哈,到时候100万就是你的啦,9月13号更有大师亲临指导,千万不要错过哦!

发表于2014-09-11
紫菱草,您好!您所发的帖子“中秋过了也别忘了赚钱哟!”已被设置为精华帖,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。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