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房价越调越涨而此前的国五条更是无意义

发表于2013-05-16

5月15日,汇力基金董事长、原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在上海指出,此前政府对于房产调控调错了方向,十多年来对保障房建设不力成为短腿,却反而去调控商品房这条好腿,结果把好腿也切成了病腿,房价越调越涨。而此前的国五条更是无意义,是拿百姓出气。

社会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

孟晓苏是在“SAIF中美房地产金融高峰论坛”上发表此观点的。眼看着全国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,孟晓苏戏称,今年到现在(房价涨幅)已经把全年相当于GDP的涨幅涨完了,“非要砍脑袋不可了”。

他说,这些年的房产调控就像侯宝林说的相声,医生拔错牙,开错东西,这次开刀再拿回上次(掉肚子里)的东西,先用4万亿拉动经济,完了以后接着打压。

“我们真的需要这种千手观音似的调控吗?人们说不行,没有政府调控房地产会乱了,但如果政府不催收、催种,农民怎么能够收地呢?”孟晓苏反问道,明明事实是庸医的药让病人吃了以后病情反而加重了。

孟晓苏指出,社会“政府必须要调控”的这种思想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,“调控者用行政手段限购开始都说不应当,时间长改变了人们的思维,认为就该遭如此管制,说不调控怎么行。”

政府忽视保障房建设却引导舆论指责商品房

孟晓苏认为,政府对房产的调控根本就是调错了方向,政府此前忽视了保障房的建设,使得低收入家庭被逼到商品化市场,但政府不是通过政府行为解决保障房,而是幻想给开发商,通过压房价让开发商解决政府的行为。

他指出,中国的住房制度本来设计为双轨制,但有人多年失职使得保障房成为短腿,楼市调控本应医治病腿,却在商品房这条好腿上动刀,把好腿切成了病腿。

“这些年的限购,明明是保障房出了问题,干吗对商品房动刀子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压商品房供应和消费,调控反了,越调越涨,在调控中还想直接拉动制造业,结果现在钢铁等行业都成了过剩产业。”孟晓苏怒称。

此前,孟晓苏也公开表示,有人十多年没建保障房,看到低收入家庭买不起商品房有怨气,就把责任推给建商品房的人,并且把舆论推到房地产业。“其实,房地产业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,是诸多相关产业产品的组装厂,没有它的组装,居民不会直接买走钢铁水泥有色家装轻纺等产品。”

政府发布国五条是拿百姓出气

对于国五条,孟晓苏认为此次政府换届前发布国五条,是把目标指向了老百姓,基本内容就是限购、限贷加征税,过去调控只是打压房地产商,现在又拿老百姓出气。

“国五条我发了一篇祭文,上海老百姓说两天两夜不睡觉一定把房子过户了,恩爱夫妻离婚过户成为了第一套房,但专家说发现是假离婚要补税,他们不敢复婚了,这不厚道的政策逼假成真,房价猛涨也走不回去。”他说。

孟晓苏还表示,现在在上海、重庆试点的房产税没有普遍意义。“总要界定了哪套房不征,重庆界定的是‘豪宅纳税’,还要建立全国联网的个人信托,但我并不支持为了征税建立针对老百姓的个人信息系统,这样建立得起来吗?这是与老百姓为敌。”

“房产税是一种简单的税,很多人都在国外生活过或者是了解情况,国外现在的房产税是相当成熟的制度,中国人学过来就完了嘛,在这个方面比创新更重要的是学习,(但现在)非要摸着石头过河,(美国成熟税制)明明就在身边,(闹着创新)不是多此一举吗?”

实行房产税不应忽略国外经验

孟晓苏提出了房产税试行的几个要点。第一是要实行差别税率,有区别有政策,有的是房改房,也有的是政府保障房,保障类的,还有70年的房子,这些通过差别税率可以解决。

第二,房产税到底从第几套房开始征收?孟晓苏说,他不同意对第二套免税或者第三套房免税,因为现在光是规定要征20%的税,就逼着很多恩爱夫妻讲离婚。他认为,中国应当采取国外的进房节税,学习国外的经验实行按家庭退税,不要你建立,老百姓追着退税就把这个信息系统建立起来。

他还指出,第四是要按照购置原值缴税。“如果一套房子现在的估值是1000万,征2%就是一年20万,老部长退休以后一年花20万,逼着他们造反吗?这个不公平,房子太大了,因为付不起,但是只优惠他一代人,当他被别人买走了,按照新的政策征税。”

第五个是用征房产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。最后,孟晓苏强调称,房产税一定要完善设计,不能非要搞中国特色,而忽略国际经验。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