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匠人|玉律潜符一古琴,哲人心见圣人心

发表于2018-03-17

  提到北京,总让人想起快节奏的生活。但是在北京城闹市之中,却藏着隔绝城市喧嚣的一方小天地——筑雪山房。

 




  筑雪山房工作室由古琴演奏家石琨和斫琴师梵戈合创,一个制琴,一个弹奏,在都市里为爱琴之人提供了一个以琴会友的清净之所。

 

  六零后斫琴师梵戈,因为一期介绍传统斫琴技艺的节目而走红网络,因其静水流深的气质被网友们称为“琴坛吴秀波”。一夜之间成为“网红”也丝毫没有影响梵戈匠人的本心,丢出一句“靠技术吃饭的人,耻以颜说事”后,又继续埋首于古琴制作之中。

 

  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,至今已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。因为历史悠久,所以制式繁多,而梵戈则以其自创的“冠禹式”留名琴坛。

 

  古琴制作工序繁复,一床古琴要经过127道工序的打磨、调试方能完成。不算预备材料的时间,一床良琴耗费斫琴师三年五载也是常有之事,所以斫琴本身就是一件极需耐性的事情。


  匠心是生命的一部分

  对于梵戈来说,这种不计时间投入的付出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。

 

  跟世代传承的手艺人不同,梵戈毕业于北大、游学欧洲,回国后拥有自己的事业,在世人眼中已然是人生赢家。但因为对古琴的痴迷,梵戈放弃了原有的生活,半路出家,在斫琴道路上找到了更适合他的表达方式,也逐渐成为一位将匠心融入生命的匠人。

 

  我只是做好自己可以做的,剩下的都交给时间

  一张琴的生命,在于一块会唱歌的木头。在梵戈眼中斫琴师的工作不是创造声音,而是顺应。从准备木材开始,就是一个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的过程。


  才开始斫琴时,梵戈也执着于老木料的灵性。听说附近有老村落拆迁,梵戈就立刻到现场去,希望能从古老的建材中挑到一些能用的好木材。但因为古琴制作对木料的挑剔,大量的木材中也只有少数木料是合适的。


  精挑细选的木料在合理的开料之后,还不能立刻使用,需要经过3-5年自然陈放和特殊预处理工艺才能使用。




之后经历选坯、制坯、掏槽腹、做底板、上漆面等127个步骤,方能制作出一床古琴。而追求琴声的圆润和稳定,掏槽腹、刮灰、打磨、髤漆、调音等步骤则需要反复进行十数次到数十次不等。


用梵戈的话说“时间也是器物的参与者”,在反复的调试中将时间和工艺融合,方能坚守匠心、成就良琴。

 

  玉律潜符一古琴

  哲人心见圣人心

  梵戈的匠心源自十余年的打磨和等待,招商蛇口的匠心则是“40年、40城”城市建设经验的积累和沉淀。招商蛇口以对待生命的实现城市发展,四十年专注打造城市理想生活方式。如今在滇池湖畔为云南带来了独具云南特色的人文尊墅典范——雍景湾。


  雍景湾扎根于古滇国人文风情沃土,将情怀融入砖瓦,在滇池湖畔建筑独一无二的匠心之作,勾画独特的高原海居生活蓝图。


  招商雍景湾

  坐拥山海,静享繁华。


发表于2018-03-17
招商蛇口也是着重于城市的发展
发表于2018-03-17
四十年也是专注打造城市的理想生活
发表于2018-03-17
相信这才是成就良琴的决窍
发表于2018-03-17
北京这种快节奏的生活,也难得会有这种清静的地方
发表于2018-03-17
雍景湾不愧是人文尊墅典范
发表于2018-03-17
为的就是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和坚守
发表于2018-03-17
在反复的调试中也会将时间和工艺融合
发表于2018-03-17
为的就是一种艺术本身的追求
发表于2018-03-17
相信会让我们感受到这种融合的感觉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