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植物“大战”小贩或仍显力薄

发表于2014-03-26

  “小西门龟背立交桥底层,摆了数百盆盆栽植物,感觉环境好多了。”昨天,细心网友@西山是我山在龟背立交桥下发现“好风景”,并称赞这是一个治理占道经营的好方法。此前,龟背立交下的占道经营已经成为城市“顽疾”。

    从一个市民的角度而言,此前若不是非去不可,小西门龟背立交桥周边我是不大愿意前往的,大量摊点随意占道经营,加上拥挤的人群,几乎是寸步难行,一路磕磕碰碰。当然,我也很能理解摊贩们的生计需求,在不影响行人安全和交通秩序的前提下,也希望热闹的小西门商圈能够为他们留下一席谋生之地。

    因而,对于近年实行的“引摊入市”方案,个人以为是利于均衡各方利益的。一方面为商贩提供了合法经营场所;另一方面,也能够疏导秩序,方便行人。遗憾的是,从近期的报道来看,“引摊入市”似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,摊位仍旧闲置,商贩不愿上缴每个月200元的清洁费,仍旧在立交桥下经营。因此,此次城市管理方想出了摆放盆栽植物,以达到美化绿化和压缩占道经营空间的办法,也不失为一种颇为机智的“软处理”。

    不过,长期效果或许并不乐观。从报道来看,“这些盆栽摆放了三四天,摊贩确实减少了一些,但仍然没能完全杜绝。”此外,也有人担心,植物长期不能晒到阳光,难长久生长,晚上还可能遭到破坏,并非长久之计。也就是说,此番“植物大战小贩”,胜负难料。

    再回到“引摊入市”效果不佳的原因上来,除了部分商贩或售卖假货不敢入市、或兼职摆摊不愿被公开的,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收入确实低,每天只能收入20至30元,如果入市,缴纳200元清洁费,确实压缩了本来就不大的收入空间。因而,“引摊入市”限时限货限区域“收编”流动摊贩的做法遇冷,还在于双方诉求未达成一致。

    与入市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相比,非法占道经营投入少、成本低,机动灵活、调整快、无税收,“摊”随人走,操作方便。因此,要发挥“引摊入市”的疏导作用,相关部门还需优化方案,使其能够发挥比较优势。比如对于家庭条件困难的摆摊人员,在免收租金的同时,不妨彻底免除管理费和卫生费,增设公益类摊点;二类区域租金的收取不妨在考虑到摊贩平均营收的前提下,给出一个可普遍接受的标准。

    其次,需要城市管理者出台统一的桥下空间利用方案,比如在保证方便行人的前提下,安装隔离围栏;在此基础上加以有效利用,或规划布局为绿地,或打造为休闲娱乐空间,或规划为公共停车场、公交场站、商铺。唯此,才能达到堵疏结合的目的。

    从媒体报道来看,目前,北京、郑州等城市都出台了专门的立交桥下空间整顿方案,颇有可借鉴之处。随着昆明城市建设的推进,未来或不只有“龟背立交桥”,还可能有其他形式的立交桥,立交桥下空间的整治利用注定是一个现实而长期的课题,城市管理者也需要布局长远,尽早着手分析和规划布局,让桥下空间真正便民和“活化”。

发表于2014-03-26

这个霸气 果然是植物大战小贩的节奏啊

发表于2014-03-26

确实该好好整治下了 那边太乱了

发表于2014-03-26

植物大战小贩 哈哈 这个真不错 好办法

发表于2014-03-26

其实办法是好 但是人是活的嘛

发表于2014-03-26

就是啊 总赶脚植物跟人始终是不一样的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