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芜湖新政夭折背后的地方焦虑

发表于2012-02-14
芜湖新政夭折不代表所谓“救市”冲动的夭折。当认真执行调控的答案浮现的同时,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生,即地方政府拿什么补缺。
发表于2012-02-14


只实施了三天,被外界视为“龙年救市第一枪”的芜湖楼市新政即宣布暂缓执行。买房免契税并给予特定购房者政府补贴的好事儿,事实上等于夭折。

发表于2012-02-14

一个三线地方政府的楼市政策之所以引人关注,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:一个,新政本身成了地方政府测试楼市调控政策宽紧的压力表,透过地方政府的“吃螃蟹”,人们可以从中判断政策上已经明确表达过的“继续调控”,在落实、检查等方面究竟能执行到多认真;另一个,新政本身的出台,强烈地表达出了这样一个信号:受楼市调控影响,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已经开始窘迫。那么,地方政府怎么办?
发表于2012-02-14


住建部约谈,新政三天就落幕明确表达出了这样的政策意志:至少到目前,楼市调控和变相救市之间,没有缓冲区,没有灰色地带,既定调控政策迄今没有软化或微调的可能。这个回答不仅是针对芜湖的,其实更是针对其他一些处在观望期的地方的。

发表于2012-02-14


芜湖新政夭折不代表所谓“救市”冲动的夭折。当认真执行调控的答案浮现的同时,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生,即地方政府拿什么补缺。这个问题,是向财税体制提问的。
发表于2012-02-14
上一页|1|
/1页